
| 吴晓军 |
职称/职务:教授 |
电话:029-85308021 |
个人主页: |
电子信箱:xjwu@snnu.edu.cn |
研究方向:人工智能,大数据,传感器网络,复杂系统理论与应用 |
办公地点: 长安校区文津楼三段六层3626实验室 |
个人简介
吴晓军,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科技委委员,44118太阳成城官方网智能感知与先进计算研究中心主任,民歌智能计算与服务技术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陕师大-华为MindSpore研究室主任。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首席科学家)。CCF高级会员、CCF物联网专委会执行委员,中国虚拟现实产业创新平台副理事长、西部专委会主任,陕西省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文化和旅游专委会主任。1993年本科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2005年西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美国UIC访问学者。先后在华为公司、西北工业大学等单位从事技术与教学科研工作。主持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5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IEEE TRANS. TVCG,IEEE TRANS.TII,EXPERT SYST APPL等刊物及AAAI等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3部, 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获互联网+、华为杯、创新创业大赛等教学奖项30余项。
现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民盟中央科技委委员,民盟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西安市委员会主委,44118太阳成城官方网委员会主委,政协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委,教育科技委员会副主任,政协西安市第十五届委员会常委.
项。
学术论文(带*为通信作者)
[1]Rui Yang,Kaoru Ota, Mianxiong Dong, Xiaojun Wu*. Semantic layout-guided diffusion model for high-fidelity image synthesis in "The Thousand Li of Rivers and Mountains", DOI: 10.1016/j.eswa.2024.125645
[2]Rui Yang, Xiaojun Wu*, and Shengfeng He. MixSA: Training-free Reference-based Sketch Extraction via Mixture-of-Self-Atten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2024.3502395. DOI: 10.1109/TVCG.
[3]Rui Yang, Honghong Yang, Li Zhao, Qin Lei, Mianxiong Dong, Kaoru Ota, Xiaojun Wu*, Ref2Sketch-SA: One-Shot Reference-based Structure-Aware Image to Sketch Synthesis. The 39th AAAI Conference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AAI 2025), Philadelphia, PA, USA, February 25-March 4, 2025.
[4]YANG Honghong, SHANG Junchao, LI Jingjing, ZHANG Yumei, and WU Xiaojun*. Multi-Traffic Targets Tracking Based on an Improved Structural Sparse Representation with Spatial-Temporal Constraint[J],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22(002):031
[5]Honghong Yang, Longfei Guo, Xiaojun Wu*, Yumei Zhang. Scale‑aware attention‑based multi‑resolution representation for multi‑person pose estimation[J]. Multimedia Systems.2022(1):28
[6] Sun W , Su Y , Wu X* ,et al.EEG denoising through a wide and deep echo state network optimized by UPSO algorithm[J]. Applied Soft Computing, 2021, 105(3):107149.DOI:10.1016/j.asoc.2021.107149.
[7] Honghong Yang, Jinming Wen, Xiaojun Wu*, et al. An Efficient Edg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ultiPedestrian Tracking Method With Rank Constraint[J].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 2019(15)7
[8] Zhang Y, Bai s, Lu g, Wu x*. Kernel Estimation of Truncated Volterra Filter Model Based on DFP Technique and Its Application to Chaotic Time Series Prediction[J].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9,28(01):131-139.
[9] Li J, Zhang Q, Zhang Y, Wu X*, et al. Hidden Phase Space Reconstruction: A Novel Chaotic Time Series Prediction Method for Speech Signals[J].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8, 27(6):1221-1228.
[10] Gang L, ZHou M, Wang X, Li X, Wu X, Zhang Y. Principles of the Complete Voronoi Diagram Localiz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 2016, 15(8).
发明专利
[1]融合密集残差和注意力机制的脑电时空去噪方法.
[2] 基于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音乐脑电时空特征分类方法.
[3] 基于残差生成对抗网络的脑电信号去噪方法.
[4] 基于R-LSTM模型的脑电信号情绪识别方法.
[5] 一种基于机会网络缓存共享的协作小组资源调度方法.
[6] 校园协作学习环境下机会网络信息快速扩散方法.
[7] 基于一维残差卷积神经网络的脑电信号去噪方法.
[8] 基于代理模型Volterra建模的脑电信号编码解码方法.
[9] 一种人体行为的识别分类方法.
[10]学生学习行为采集与分析系统及其方法.
[11]温度数据采集装置及其存储与传输方法.
主持的项目
[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传承与开发利用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人工智能的文化教学情境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艺术与科技,香港
[4] 教育部项目:教育科学基础研究创新团队
[5] 教育部项目:教育科学基础战略研究项目
[6] 陕西省重点产业创新链(群):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管理与应用关键技术研究
[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合作学习系统的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研究
[8] 西安市人工智能专项:基于人工智能的虚拟场景构建关键技术研究
[9]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创新团队项目
[10]教育部:教育部新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获奖
[1]移动网络中信息传播过程调控动力学理论与优化方法,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 2023
[2] 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数据高效可靠性传输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陕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2020
[3] 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中数据高效可靠传输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 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
[4] 网络温湿度采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陕西高校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4.
[5] 网络采集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陕西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2015.
指导学生获奖
[1]2019第十届亚洲青少年机器人锦标赛活动 VEX U 工程挑战赛——大学组,亚军,2019.
[2]2019第十届亚洲青少年机器人锦标赛活动 VEX U 工程挑战赛——大学组,最佳设计奖,2019.
[3]2019第十届亚洲青少年机器人锦标赛活动 VEX U 工程挑战赛——大学组,二等奖,2019.
[4]2018-2019VEX机器人亚洲公开赛,一等奖,2019.
[5]2018-2019VEX机器人亚洲公开赛,设计奖,2019.
[6]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区双车组二等奖,2019.
[7]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恩智浦”杯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区四轮组二等奖,2019.